工作報告

2024年工作報告​

過去一年,感染誌與愛滋社群比肩努力,不論是寫下深入人心的生命故事與報導,透過平權倡議活動觸及更多群眾了解U=U,我們持續一起翻轉污名,持續朝友善社會前進。

捐款支持

小額相挺感染誌

您可以透過結帳時,告知收銀人員,發票愛心碼「987」或透過小額捐款的方式,支持感染誌繼續讓更多愛滋故事被社會看見。

最近更新

最新故事

阿海話說重頭。知道感染了,他聽大同醫院的話,轉去高醫看感染科。時間是1999年。他說一開始應該是用第一代雞尾酒藥物。還是手寫建檔的年代。電腦裡沒記錄。所以給我的表格上沒有。但他的身體記得。他的手就記得。那種手感,大顆小顆滾落在掌心,攤開掌心,一大把五顏六色。五六顆跑不掉……
小時候家人就有保險的觀念,幫我們每個小孩買了住院醫療險,繳完20年就終身不用再繳保費,那時候我總是在想為什麼要買保險,一直到進入了工作身邊的親朋好友就會請我買一張人情保單,在這樣子的情況下,我總是很抗拒保險這件事情……
許多國家的愛滋感染者需要自費或支付高比例部分負擔才能接受藥物治療,台灣的感染者在這部份則相對幸運,新竹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主任劉柏滉提及,目前台灣的愛滋治療藥物由政府給付,感染者可使用符合最新國際指引建議的藥物,既提升感染者治療意願也兼顧藥物安全性……
「愛滋感染者與治療藥物之間的關係,就像伴侶間的親密關係一樣,互相支持一輩子走下去,讓自己能夠維持好的身體狀態,擁有健康的人生。」亞東醫院感染科楊家瑞主任如此形容,因為感染者在還未有治癒的選項前,必需長期規律的接受藥物治療來控制體內病毒量,以維持身體健康……
找尋適合攜手一生的人生伴侶對每個人來說都不容易,對於愛滋感染者而言,治療藥物也是一輩子的「伴侶」,在保持穩交跟新歡選擇之間,這「治療終身大事」該怎麼決定?一起來聽聽個管師怎麼說!
從台灣出現第一位愛滋感染者,至今已有四十年。這段時間內,感染者的醫藥費用經歷了多次變革,從衛生署的專案補助,到健保重大傷病給付,接著來到「小黃卡」時代—由疾病管制署公務預算支應,直到現在,由健保和疾管署各支付不同階段的費用。這些變遷背後,由不同政府單位付錢有什麼不同?又代表什麼樣的意義呢?
有時候出去現身跟同學或是老師聊我的生命故事時候,都會玩一個小遊戲「你與愛滋的距離」,站在教室的中心,以我為中心,問這些同學或老師「你覺得你與愛滋的距離有多近或多遠?」有的遠,有的很近,我會問很遠的同學或老師,你覺得愛滋離你很遠的原因,或是很近的原因……
隨著愛滋治療藥物的進步,以及藥物可及性的提升,全世界有愈來愈多的愛滋感染者步入中年與老年。這些中年與老年感染者面對什麼新的生理上、心理上與社會上的挑戰?他們需要什麼樣的長期照顧資源?本文藉由爬梳國際學術期刊以及國外相關組織撰寫的指引與聲明,深入看見愛滋長照的國際觀點與經驗。
這裡是擱淺在人生長河旁的孤島沙洲上,一座巨大封閉的方舟,既不能前進,也無法後退,但歲月卻依然流逝著,我在牆上留下了一層層油亮粉刷的痕跡,新舊交替,斑駁相間。四周的河沙泥濘,在未來的路上得步步為營,以免再次落入與罪惡零距離的滿身泥濘……
看到人群恐慌就會發作,跑去廁所嚴重嘔吐與顫抖」每當DK遇到與HIV相關的事,情緒就會失控,導致他無法穩定回診。然而,桃園醫院的個管師顧心嬿總是用溫柔的語氣致電詢問……
支持我們
blank

小額捐款或發票愛心碼
累積更多愛滋故事

您可以透過結帳時,告知收銀人員,發票愛心碼「987」或透過小額捐款的方式,支持感染誌繼續讓更多愛滋故事被社會看見。

訂閱電子報

用EMAIL訂閱感染誌HIVStory故事、活動及最新募款資訊。

最近更新

娛樂藥物使用者生命故事

#挺正的

HIVStoryMEDIA 2023 徵稿

一起寫下你的愛滋故事

2023年HIVStoryMEDIA 線上徵稿活動,邀請你寫下「家庭」、「領藥生活」與「性生活」的愛滋故事,透過故事傳達你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