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愛死病到U=U 臺灣《穿越迷霧》走過愛滋40年
1994年的「澎湖學童」事件,在愛滋污名仍持續蔓延的時代裡,開始在社會中展開討論。一位10歲的澎湖學童,因車禍開刀並進行輸血,導致這位學童感染HIV。此事經媒體報導,雖未指名道姓,也未述及學童所就讀的學校,但因報導中點名了「10歲、車禍、輸血」的細節,案主仍很快速地被識別出來,並引發學童就讀學校其他家長的恐慌,進而透過民代施壓要求轉校……


1994年的「澎湖學童」事件,在愛滋污名仍持續蔓延的時代裡,開始在社會中展開討論。一位10歲的澎湖學童,因車禍開刀並進行輸血,導致這位學童感染HIV。此事經媒體報導,雖未指名道姓,也未述及學童所就讀的學校,但因報導中點名了「10歲、車禍、輸血」的細節,案主仍很快速地被識別出來,並引發學童就讀學校其他家長的恐慌,進而透過民代施壓要求轉校……

不到就是傳不出去!這是近年來愛滋社群努力推廣的醫學實證。這個口號的背後,是相當嚴謹的研究歷程。從資料中,你可以發現U=U的研究涵蓋了異性和同性的性行為,總計超過10萬次的無套性行為,而在這些研究中,沒有任何一位陰性受試者被陽性伴侶傳染HIV。我們整理了四個關鍵研究的數據,一起深入了解這些研究中獲得的發現……

與臺灣相似的愛滋故事,或許也正在其他國家上演,讓我們將目光聚焦韓國。誠引文中的故事,在臺灣常見的醫療歧視問題,像是「拒絕提供感染者治療、對感染者治療時進行過度防護、愛滋身分在醫療現場被曝光」等等,在韓國也是愛滋感染者有可能會經歷到的困境……

我們把目光聚焦菲律賓,根據菲律賓衛生部(DOH)所提供的「愛滋病毒和愛滋病監測報告」 指出,截至2024年12月菲律賓在聯合國愛滋規劃署所推動的願景95(95%的愛滋感染者知道自己的感染狀況)-95(95%的知情之感染者有接受治療)-95(95%接受治療的感染者能夠有效抑制病毒量) 上,達成的數據為63-67-40 。從這個數據中我們能了解,無論在前端的篩檢、到篩陽後進入治療……

從2023年起07月02日被定為一年一度的U=U日,與我們從「實證研究」、「臺灣U=U感染者比例」、「民眾U=U認知程度」與「醫事人員認知調查」,四個不同面向的關鍵數據,看見U=U在臺灣推廣的現況,並一思索未來我們仍能持續前進的方向……
臺灣猴痘本土疫情逐漸升溫,或許這時候你有些恐懼,請你一起跟著我們了解,關於猴痘疫苗、傳染途徑與預防方式。並一起想想我們能為自己,也能為感染治療中的朋友們做些什麼呢?
隨著COVID-19本土疫情的升溫,許多朋友都對生活有一定程度的焦慮,我們整理「疫情期間領藥」、「居家照護領藥看診」、「愛滋感染者COVID-19口服藥申請」與「疫情期間心理健康照顧」等資訊,供各位感染者朋友參考。
疫情之下許多感染者朋友都想減少前往醫院,或者想要減少移動距離與進入疫區,但每個月都還是得要領取慢籤,那應該要怎麼辦?其實從2016年以來,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就開始推行愛滋指定藥局,指定藥局會是疫情下,減少接觸與移動領藥的好選擇,一起來看看全台各地有哪些指定藥局。
對於多數人來說租屋或房貸的費用,近乎佔超過生活費最主要的支出,租金補貼與社會住宅對於經濟能力相對困難的朋友,其實是生活上非常大的幫助,能夠適度的減輕一部份的壓力。與我們一起思考愛滋感染者是否應該被納入住宅法經濟社會弱勢者中?並從愛滋感染者實際申請社會住宅的故事中,思考愛滋感染者申請住宅補貼或社會住宅,應該要注意那些事情。
在2020年11月29日疾病管制署的世界愛滋日記者會上,由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宣布,台灣即將以90-92-95的成績,超越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提出的三個90註1目標,並有望在2030年前達到95-95-95的目標。在這些台灣愛滋防疫成績卓越的數字背後,與我們一起重新看見這些年來受愛滋病毒影響族群的生活究竟改變了多少,有哪些進步,又有哪些困境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