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

2024年工作報告​

過去一年,感染誌與愛滋社群比肩努力,不論是寫下深入人心的生命故事與報導,透過平權倡議活動觸及更多群眾了解U=U,我們持續一起翻轉污名,持續朝友善社會前進。

捐款支持

小額相挺感染誌

您可以透過結帳時,告知收銀人員,發票愛心碼「987」或透過小額捐款的方式,支持感染誌繼續讓更多愛滋故事被社會看見。

最近更新

最新故事

要從早期愛滋病藥物說起,力哥說其中有一顆一定要冰,否則藥會變質。力哥本來都把藥藏在房間裡,他不打算讓家裡人知道。可沒辦法藥要冰啊,他只好把標籤撕了,放在冰箱裡。幾天後,他剛關上冰箱門,迎面是媽媽的臉。媽媽告訴他,自己把冰箱裡的藥拿去醫院驗,已經知道那是什麼了……
性產業歷史悠久,但直到上世紀末的妓權運動,才開始將性產業工作者稱為性工作者,並思考其勞動權益。那麼,性工作到底是什麼呢?性工作就是工作,到底挑戰了什麼?
「我沒有感染HIV。」、「他說的不可能是我。」手機都要握碎了,那時小兵反覆想著。在二十五年後的今天,問他「現在接受了嗎?」,暱稱已經改成「老兵」的他說,接受了啦。又補一句,大部分時間……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以下簡稱熱線)1998年成立迄今已經27年,作為台灣最早登記立案的全國性同志組織,熱線從成立開始就投入男同志愛滋工作,並於2003年成立愛滋小組。在熱線愛滋小組廿週年之際,特別在剝皮寮藝文空間舉辦「Hi, V—男同志與愛滋的那些年:熱線愛滋二十特展」……
每年這個時候都會計算自己感染了多久,也觀察看看,我在不同的感染年資裡,有甚麼感受上的差異。距離發現自己初感染經過了7年,是我開始嘗試變裝不久後得知,並且出了感染櫃,而當時同性婚姻尚未合法化。
過了一會兒,我回到攤位前看檢驗結果,在一疊厚厚的篩檢單裡頭翻到我那一頁時,報告寫著「陽性」。就在西門電影街,陰性的看完就離開,而我陽性便被叫住在人來人往的群眾裡,我是唯一一個看完報告,被請進匿篩站裡頭的人,像是在告知全世界我感染了HIV……
姊仔說她那時因為子宮肌瘤必須開刀。打針的時候,怎麼都找不到血管,醫生隨口問,是不是以前有打藥?姊仔有一種坦然,哎呀年輕不懂事啦。醫生說那就順便驗一下愛滋好了……
阿海話說重頭。知道感染了,他聽大同醫院的話,轉去高醫看感染科。時間是1999年。他說一開始應該是用第一代雞尾酒藥物。還是手寫建檔的年代。電腦裡沒記錄。所以給我的表格上沒有。但他的身體記得。他的手就記得。那種手感,大顆小顆滾落在掌心,攤開掌心,一大把五顏六色。五六顆跑不掉……
小時候家人就有保險的觀念,幫我們每個小孩買了住院醫療險,繳完20年就終身不用再繳保費,那時候我總是在想為什麼要買保險,一直到進入了工作身邊的親朋好友就會請我買一張人情保單,在這樣子的情況下,我總是很抗拒保險這件事情……
許多國家的愛滋感染者需要自費或支付高比例部分負擔才能接受藥物治療,台灣的感染者在這部份則相對幸運,新竹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主任劉柏滉提及,目前台灣的愛滋治療藥物由政府給付,感染者可使用符合最新國際指引建議的藥物,既提升感染者治療意願也兼顧藥物安全性……
支持我們
blank

小額捐款或發票愛心碼
累積更多愛滋故事

您可以透過結帳時,告知收銀人員,發票愛心碼「987」或透過小額捐款的方式,支持感染誌繼續讓更多愛滋故事被社會看見。

訂閱電子報

用EMAIL訂閱感染誌HIVStory故事、活動及最新募款資訊。

最近更新

娛樂藥物使用者生命故事

#挺正的

HIVStoryMEDIA 2023 徵稿

一起寫下你的愛滋故事

2023年HIVStoryMEDIA 線上徵稿活動,邀請你寫下「家庭」、「領藥生活」與「性生活」的愛滋故事,透過故事傳達你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