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我的健康照護者》提名開跑 喊出戰勝愛滋污名的守護者
為「愛滋零歧視與去污名」服務的醫師、藥師、護理師、診所員工、心理師等第一線的健康照護者致上表揚與謝意,並且讓社會大眾更進一步認識愛滋照護的真實故事與面貌,鼓勵更多他人能夠一起加入照護行列,為台灣友善醫療環境盡一份心力……
為「愛滋零歧視與去污名」服務的醫師、藥師、護理師、診所員工、心理師等第一線的健康照護者致上表揚與謝意,並且讓社會大眾更進一步認識愛滋照護的真實故事與面貌,鼓勵更多他人能夠一起加入照護行列,為台灣友善醫療環境盡一份心力……
愛滋的治療目前主要透過藥物控制病毒,降低感染者體內病毒量,讓感染者健康狀況得以維持與常人無異。隨著醫藥科學的進展,感染者所服用的藥物也從一天多顆多次服用,轉換為一天只需服用一次的STR(Single-Tablet Regimens)藥物,讓服藥更為輕鬆。
除了藥物進展以外,維持愛滋治療更重要的一環,就是「醫病溝通」是否良好。良好的醫病溝通在治療過程中,能夠使感染者反應服藥歷程中,所遭遇到的問題,並與醫師一同找到解決方案。但我們知道,有些話總是不好說出口。這一次感染誌邀請台大醫師盤松青,走出診間,由感染者阿克向醫師提問,在生活與治療之間,你「沒問出口」的問題。
每當愛滋感染者之醫療告知義務議題站上浪頭,醫病對立的情緒總是不斷升溫,更因前陣子反同婚人士罔顧感染者權益不斷將愛滋視作箭靶,再再使感染者陷入更困難的處境之中。
當許多醫護/救護人員總是在問:「為何愛滋感染者就是不願意說?」,感染者多半會問:「為何醫護不能謹守醫院感染控制之標準流程執行醫療行為,即可達到預防疾病傳染的效果?」,而醫護/救護與愛滋感染者的苦能夠找到交集嗎?甚或是彼此相挺相助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