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者疾病小百科】HIV感染者不可不知的血糖二三事

糖尿病是代謝性的慢性疾病,發生率隨年紀增長而升高,不僅長年名列十大死因前五位,其引發的併發症也對身體影響甚大。新竹臺大分院感染科黃崧溪醫師表示,因感染HIV病毒本身會導致慢性發炎,經研究觀察到感染者有提早老化的傾向,造成高血糖等慢性疾病提早來報到...

隨著HIV抗病毒藥物的進步,HIV感染者跟非感染者一樣都會面臨到老化的問題,也同樣需要留意及管理,伴隨年紀而來的相關疾病。根據國民健康署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統計,臺灣65-74歲國人高血糖盛行率最高,高達40.8% (2017-2020年),該年齡族群更是每4人中就有1位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是代謝性的慢性疾病,發生率隨年紀增長而升高,不僅長年名列十大死因前五位,其引發的併發症也對身體影響甚大。新竹臺大分院感染科黃崧溪醫師表示,因感染HIV病毒本身會導致慢性發炎,經研究觀察到感染者有提早老化的傾向,造成高血糖等慢性疾病提早來報到。也發現與同年齡的非感染者相比,感染者患有高血糖的風險比例也較高,需要正視血糖控制,拉開與糖尿病的距離。

造成HIV感染者高血糖的可能原因很多,包含

  • 遺傳:糖尿病家族史
  • 生活習慣:吃太多又不運動,造成內臟脂肪增加及肥胖問題,都會造成胰島素阻抗,增加胰臟細胞負擔。
  • 早期的HIV抗病毒藥物:過去有的藥物會有粒線體毒性而傷害胰島細胞,使糖尿病風險增加。但目前第一線的主流HIV抗病毒藥物已經大幅改善,不會帶來這樣的副作用。

HIV感染者若有定期在感染科門診追蹤,通常每半年至一年會做一次血糖的檢測,若發現血糖異常,感染科醫師會再進一步反覆追蹤檢測,除了空腹血糖外,也會檢測糖化血色素等指標,確認是否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blank

高血糖普遍不會有明顯症狀,若連續兩次血糖數值符合以下其中一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blank

若血糖超過正常範圍,但還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則稱為「糖尿病前期」,此時希望能從飲食控制、運動等生活習慣進行調整,並持續追蹤血糖值的變化,避免進展至糖尿病。黃崧溪醫師說明,感染者若診斷出糖尿病,治療的原則與方式都跟非感染者一樣,目前糖尿病已經有相當多種類的藥物可以選擇,根據身體狀況及高血糖嚴重程度,醫師會與其討論治療的方法,一般會使用口服藥物,或有些狀況也需要針劑治療來控制血糖等。若血糖控制不穩定,也需要進一步轉介至新陳代謝科就診。因為糖尿病是一個會影響全身器官系統的疾病,所以不僅需要定期檢測血糖,團隊也會安排其他的檢驗,如尿蛋白(糖尿病腎病變)、視網膜檢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血脂肪或周邊血管檢測等。

諮詢感染科團隊並改善生活習慣 幫助控制血糖恢復健康

在糖尿病的治療上,有些控制血糖藥物會與HIV抗病毒藥物產生交互作用。黃崧溪醫師表示,若糖尿病與HIV在不同醫師或醫療院所追蹤時,建議感染者可主動跟治療糖尿病的醫師說明自己有在服用HIV抗病毒藥物;此外,感染科團隊可能對HIV抗病毒藥物的交互作用較熟悉,所以感染科回診時也建議提供院外使用的降血糖藥物給您的感染科團隊確認,看看是否有需要特別注意的交互作用。

黃崧溪醫師分享一位30多歲的年輕病友,長期HIV病毒量控制良好,定期追蹤身體狀況也一切良好。今年工作忙碌、壓力特別大,時常透過喝大量的含糖飲料舒緩壓力。某一天突然被送進急診,檢查發現血糖超標並已經出現酮酸中毒的狀況,住院一週後身體才漸漸恢復正常。開始接受糖尿病治療後,目前血糖都控制得非常好,經過這次他再也不敢喝太多含糖飲料了。黃崧溪醫師最後提醒,不良的生活型態還是導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建議感染者平時要注意飲食、維持運動習慣,以遠離慢性病並且避免糖尿病上身。若發現血糖偏高,也不用太過焦慮,透過與醫師密切合作、好好調整自己的生活型態與積極治療通常都可以將血糖控制良好,也可以避免各種糖尿病併發症,甚至降低其他的慢性病的風險,擁有更健康的生活。

相關議題延伸閱讀

小額捐款

投入單筆/定期捐款, 讓愛滋持續發聲!

您可以透過結帳時,告知收銀人員,發票愛心碼「987」或透過小額捐款的方式,支持感染誌繼續讓更多愛滋故事被社會看見。

捐款支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支持我們
blank

小額捐款或發票愛心碼
累積更多愛滋故事

您可以透過結帳時,告知收銀人員,發票愛心碼「987」或透過小額捐款的方式,支持感染誌繼續讓更多愛滋故事被社會看見。

#挺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