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染了,看病要花多少錢?愛滋醫療費用之路
從台灣出現第一位愛滋感染者,至今已有四十年。這段時間內,感染者的醫藥費用經歷了多次變革,從衛生署的專案補助,到健保重大傷病給付,接著來到「小黃卡」時代—由疾病管制署公務預算支應,直到現在,由健保和疾管署各支付不同階段的費用。這些變遷背後,由不同政府單位付錢有什麼不同?又代表什麼樣的意義呢?
從台灣出現第一位愛滋感染者,至今已有四十年。這段時間內,感染者的醫藥費用經歷了多次變革,從衛生署的專案補助,到健保重大傷病給付,接著來到「小黃卡」時代—由疾病管制署公務預算支應,直到現在,由健保和疾管署各支付不同階段的費用。這些變遷背後,由不同政府單位付錢有什麼不同?又代表什麼樣的意義呢?
媒載明(114)年健保總額協商,醫界代表有意將罕病、愛滋,甚至是C肝治療藥物移出健保總額。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與16個民間愛滋團體基於「疾病平等」與「政策穩定的重要性」,反對愛滋移出健保……
曾經有段時間,外國人若要在臺灣長期居留,不但要強制驗HIV,如果被驗出陽性,還會被驅逐出境!在1990年底公布的《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防治條例》,就有針對外國籍與中、港、澳HIV感染者的檢驗、強制出境規定。雖然經過幾次修法,新增一些例外條款,但直到2015年,這些對外籍感染者不友善的法規才正式刪除,但中間也對這些感染者以及其家庭,造成許多困境。
Z世代(18歲~27歲)好像很開放?Y世代 (28歲~43歲)應該更重視性健康防護?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發佈「雙世代性健康觀念調查報告」,結果打破你我想像!調查中發現雙世代竟高達6成5性行為並未每次防護,且Y世代(67.7%)比例明顯高於Z世代(59.8%),以及有近3成Z世代曾做過性病篩檢。針對HIV感染者達到U=U狀態就不會傳染的觀念,有7成雙世代族群沒聽過,甚至也不了解HIV感染以及愛滋病的不同……
「喂?OOO診所嗎?您好,我想詢問今天有沒有Covid-19 疫苗可以接種?」『今天有莫德納,請問您本人要打嗎?請問您幾歲?』電話那頭的護理師問道。「我3X歲,要接種第二次追加劑。」『可是你不符合資格欸,是65歲以上才符合接種第四劑。』「但我是HIV陽性患者⋯」我的聲音弱了一些。
從2011年感染HIV至今走過11個年頭,經歷至親離世、憂鬱、醫療歧視、拒診、藥物副作用,在名為HIV的多重社會桎梏套疊中,妖妖在伶雅的幫助之下,跨越困境走了過來並持續在愛滋相關第一線場域進行研究工作…
台灣在愛滋防治上成績斐然,2020年底即率先亞洲各國超越世界衛生組織定訂的90-90-90階段目標,今年更達到「90-93-95」。當感染者經穩定治療後,身體健康狀態及壽命與常人無異,接著該思考的是如何幫助感染者活得更好,2016年國外學者提出第4個90的概念,也就是希望感染者在穩定治療後也可以有好的生活品質…
歲月如梭,恰似白駒過隙,轉眼間,我已入監服刑三年半了,但如果和其他受刑人相較之下,我執行的時間,自是尚短,但或許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在封閉性的空間生活這麼長的時間,加上自己有著和別人不同的特殊身分:「同性戀者」,所以心裡是百感交集,忐忑不安的,在人群中要保有自我,本來就是難事,特別是在這嚴密警戒的監獄裏頭,如何保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成為我在此最迫切的問題
「那天醫生走進我的病房,問我要不要做愛滋的篩檢,我就說好,想著那天頭痛時心裡的不安感,遲早得要面對的。」答應篩檢後的隔天,Alex的父母遠從南部驅車北上,照看住院的兒子。醫生下午巡視,便將他叫到走廊,避開他身邊的父母。
同時若對照台灣其他傳染病防治法規,我們會發現其他經由血液及體液接觸傳染的傳染病,只有愛滋感染者必須特別訂立專門的規範與刑罰,但愛滋病毒並不是這些血液體液傳染疾病中最具有傳染力的。同時傳染病難以於科學證據上界定未遂犯的範圍與條件,因而未明定未遂犯的處罰。或許我們這裡可以說,法律中對於愛滋蓄意傳染未遂犯的處罰是一種對於愛滋疫情恐慌的副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