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者疾病小百科】後疫情時代HIV感染者須知

3年來,大部分的民眾生活受到Covid-19疫情嚴重影響,全台已經累積超過一千萬例確診案例,雖然目前趨向與病毒共存的後疫情時代,但病毒仍持續變異,在我們逐漸脫下口罩,恢復國際交流的現在,有哪些事情是值得我們關注的?HIV感染者又該如何自主照護?

3年來,大部分的民眾生活受到Covid-19疫情嚴重影響,全台已經累積超過一千萬例確診案例,雖然目前趨向與病毒共存的後疫情時代,但病毒仍持續變異,在我們逐漸脫下口罩,恢復國際交流的現在,有哪些事情是值得我們關注的?HIV感染者又該如何自主照護?

HIV感染者較易感染Covid-19且重症風險高?!

台大醫院感染科謝思民醫師表示,「HIV感染」本身,並不會提升Covid-19的染疫風險;「行為」才是提升風險的關鍵。例如,常去人群擁擠的地方、聚餐、參加派對等難以保持社交距離或不易戴好口罩的情境;只要人與人有密切接觸,都會提升Covid-19的感染風險。近期疫情降溫、口罩規範鬆綁,民眾生活及人際交流也都逐漸恢復正常,但病毒仍然存在,甚至持續變異,染疫的風險其實還是存在。

雖然許多國外資料顯示HIV感染者感染Covid-19後,引發重症風險比較高,但這兩年多來台灣已有許多HIV感染者曾感染過Covid-19,並未觀察到重症風險有顯著較高的情況。謝思民醫師解釋,這可能是因為,在台灣感染者可以在確診HIV的當下即快速用藥,且搭配良好的個案管理系統追蹤照護,大多數的感染者都有規律服藥,以維持病毒量保持在測不到的程度。在此情況下,HIV感染者的免疫力就跟同年紀的非感染者可以非常相當接近。

HIV感染者若感染Covid-19要怎麼治療?

謝思民醫師分享,HIV病友通常只要診斷為Covid-19感染,醫師即會開立治療Covid-19的抗病毒藥物給感染者服用。許多感染者擔心此藥物會與HIV抗病毒藥物產生交互作用,但目前主流的單錠處方(STR)都不會與治療Covid-19的口服抗病毒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僅有”蛋白酶抑制劑”此成分可能會與此藥物產生交互作用;然而蛋白酶抑制劑類藥物是二線用藥,現在使用的感染者非常少。

值得注意的是,感染者若合併有其他慢性疾病的發生,例如高血脂、糖尿病等而服用其他的慢性病控制藥物,就需要注意這些慢性病用藥(尤其是降膽固醇用藥)與Covid-19口服抗病毒藥物的交互作用。因此建議感染者若不是在平時追蹤HIV的醫院就診或治療Covid-19,必須將平時服用的藥物提供給醫師參考,讓醫師協助判斷是否會有藥物交互作用的問題。

依照指揮中心目前規定,確診COVID-19輕症免隔離,但建議若有症狀時,可在家休息避免外出,待症狀緩解或無症狀後(退燒至少1天)可安心外出。而HIV感染者符合指揮中心認定的重症因子,可於快篩陽性後盡速就醫,由醫師評估開立COVID-19口服抗病毒藥物。另外,確診時若是身體情況許可,還是建議大家盡量不要一直躺在床上,身體許可的情況下仍要多做一些運動;且飲食均衡也很重要,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能擅自停止服用長期治療的HIV抗病毒藥物。醫師一定會先評估確認Covid-19口服藥物不會與感染者現行用藥產生交互作用後,才會開立處方,因此可以安心服藥。

HIV感染者感染Covid-19康復後是不是比較容易留下後遺症

謝思民醫師表示,目前臨床上照護感染過Covid-19的HIV感染者幾乎都順利康復。現在大家討論的後遺症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感染Covid-19後肺部嚴重發炎而遺留下的肺部纖維化的後遺症(例如: 容易喘),另外一個是長新冠(long Covid)。然而long covid 目前成因不明,定義上是Covid-19康復後一個月以上,仍有不舒服的症狀,目前醫學上還沒有解釋的方法,常見症狀有腦霧或是感到異常疲倦而無法上班等,有些醫師也認為這可能是因為焦慮而導致的身心症,而非真正的疾病。謝思民醫師建議,若有相關的症狀,可以讓信任的醫師評估並給予適當的治療,症狀通常會比較緩和。

後疫情時代,HIV感染者要如何保護自己?

目前給感染者最佳的防疫建議就是施打Covid-19疫苗以及維持穩定服用HIV抗病毒藥物,這樣一來就算感染到Covid-19,也比較不會進展成重症。雖然有穩定服用藥物的感染者的免疫力可以跟同年紀的非感染者接近,但全世界仍將HIV列為廣泛的免疫缺陷的高風險族群,跟器官移植、癌症等個案列為優先施打追加劑的對象。謝思民醫師表示,穩定用藥且病毒良好控制的感染者,可以自己決定是否需要施打追加劑(但建議至少總共打過三劑新冠疫苗)。而疫苗選擇上,除了AZ不適合做為追加劑的選項外,其他的各種疫苗都可以選擇,建議可以選擇之前打過,沒有產生什麼不良反應的疫苗。此外,謝思民醫師也強烈建議感染者可以到原本HIV就診的醫院,或透過個管師協助預約追加劑的施打,避免診所醫師詢問過往病史,讓感染者感到隱私暴露不舒服的狀況。

另外,謝思民醫師也特別提醒需要注意「猴痘」這個透過接觸到大量猴痘確診者分泌物、損傷的皮膚及黏膜,或被污染物品而傳染的新興傳染疾病,除了在歐美地區累積了大量案例,台灣也已出現數十例本土確診個案。台灣目前已有猴痘疫苗提供給三類民眾接種,第一是「正痘病毒屬」的實驗室操作人員或參與照護確診者的醫護及清消人員;第二是與確診猴痘個案曾有任何形式性接觸之高風險接觸者,但未曾接種過暴露後預防(PEP)疫苗,可於健康監測期滿後接種;第三是「近6個月內曾有高風險性行為者」,例如多重性伴侶、性交易服務者、於營業場所發生性行為者、性病患者等。現在邊境政策鬆綁,出國旅遊或與國外旅客、國外回來的人接觸的機會升高,建議大家要提高警覺做好防護措施。

相關議題延伸閱讀

小額捐款

支持我們寫下,愛滋平權的下一個故事

您可以透過結帳時,告知收銀人員,發票愛心碼「987」或透過小額捐款的方式,支持感染誌繼續讓更多愛滋故事被社會看見。

捐款支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支持我們

小額捐款或發票愛心碼
累積更多愛滋故事

您可以透過結帳時,告知收銀人員,發票愛心碼「987」或透過小額捐款的方式,支持感染誌繼續讓更多愛滋故事被社會看見。

#挺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