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滋終究是酷兒的
李柏翰也藉由作品指出,身體不只是病毒的容器,更是抵抗與重構的現場,藥物參與了新的主體建構。儘管進入了 U=U(病毒量測不到即不具傳染力)的時代,感染者仍普遍遭遇排除與歧視,例如求職與醫療照護上的不平等待遇,甚至是老年感染者在長期照護系統中的制度性排斥……
當HIV感染者走出感染科診間後,其他的日常醫療可能會遭遇到那些問題?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第四條規範「感染者之人格與合法權益應受尊重及保障,不得予以歧視,拒絕其就學、就醫、就業、安養、居住或予其他不公平之待遇,相關權益保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中央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訂定之。中央主管機關對感染者所從事之工作,為避免其傳染於人,得予必要之執業執行規範。非經感染者同意,不得對其錄音、錄影或攝影。」
但在實際走入醫療體系的過程中,卻仍可能會有許多問題發生,與我們一起從故事與報導中,看見臺灣愛滋感染者的醫療權益困境。
李柏翰也藉由作品指出,身體不只是病毒的容器,更是抵抗與重構的現場,藥物參與了新的主體建構。儘管進入了 U=U(病毒量測不到即不具傳染力)的時代,感染者仍普遍遭遇排除與歧視,例如求職與醫療照護上的不平等待遇,甚至是老年感染者在長期照護系統中的制度性排斥……
「我沒有感染HIV。」、「他說的不可能是我。」手機都要握碎了,那時小兵反覆想著。在二十五年後的今天,問他「現在接受了嗎?」,暱稱已經改成「老兵」的他說,接受了啦。又補一句,大部分時間……
阿海話說重頭。知道感染了,他聽大同醫院的話,轉去高醫看感染科。時間是1999年。他說一開始應該是用第一代雞尾酒藥物。還是手寫建檔的年代。電腦裡沒記錄。所以給我的表格上沒有。但他的身體記得。他的手就記得。那種手感,大顆小顆滾落在掌心,攤開掌心,一大把五顏六色。五六顆跑不掉……
小時候家人就有保險的觀念,幫我們每個小孩買了住院醫療險,繳完20年就終身不用再繳保費,那時候我總是在想為什麼要買保險,一直到進入了工作身邊的親朋好友就會請我買一張人情保單,在這樣子的情況下,我總是很抗拒保險這件事情……
從台灣出現第一位愛滋感染者,至今已有四十年。這段時間內,感染者的醫藥費用經歷了多次變革,從衛生署的專案補助,到健保重大傷病給付,接著來到「小黃卡」時代—由疾病管制署公務預算支應,直到現在,由健保和疾管署各支付不同階段的費用。這些變遷背後,由不同政府單位付錢有什麼不同?又代表什麼樣的意義呢?
隨著愛滋治療藥物的進步,以及藥物可及性的提升,全世界有愈來愈多的愛滋感染者步入中年與老年。這些中年與老年感染者面對什麼新的生理上、心理上與社會上的挑戰?他們需要什麼樣的長期照顧資源?本文藉由爬梳國際學術期刊以及國外相關組織撰寫的指引與聲明,深入看見愛滋長照的國際觀點與經驗。
看到人群恐慌就會發作,跑去廁所嚴重嘔吐與顫抖」每當DK遇到與HIV相關的事,情緒就會失控,導致他無法穩定回診。然而,桃園醫院的個管師顧心嬿總是用溫柔的語氣致電詢問……
媒載明(114)年健保總額協商,醫界代表有意將罕病、愛滋,甚至是C肝治療藥物移出健保總額。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與16個民間愛滋團體基於「疾病平等」與「政策穩定的重要性」,反對愛滋移出健保……
5月16日寫完我的長效針劑治療,在這三個月的時間,除了一開始每個月接受一次施打,共計兩個月,之後就是兩個月施打一次,好像已經施打四次,在這過程中我看見了一些可以分享的事情……
台灣愛滋病學會與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於今(30)日發布來自23間台灣愛滋指定醫院之《醫事人員愛滋認知度調查》報告,指出超過八成醫事人員對於愛滋的認知度低,不清楚U=U(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的定義;同時,擁有愛滋正確認知的醫事人員對感染者的友善度亦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