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報導

blank
檢索

一起看見愛滋

blank

從愛死病到U=U 臺灣《穿越迷霧》走過愛滋40年

1994年的「澎湖學童」事件,在愛滋污名仍持續蔓延的時代裡,開始在社會中展開討論。一位10歲的澎湖學童,因車禍開刀並進行輸血,導致這位學童感染HIV。此事經媒體報導,雖未指名道姓,也未述及學童所就讀的學校,但因報導中點名了「10歲、車禍、輸血」的細節,案主仍很快速地被識別出來,並引發學童就讀學校其他家長的恐慌,進而透過民代施壓要求轉校……

blank

男男性行為禁止捐血,是保護大眾?還是恐懼的延伸?

過去愛滋衛教及防治觀念尚在發展階段,在考量愛滋傳播並未有良好得控制之下,先行將社會認定的愛滋高風險族群列入不得捐血對象。但隨著愛滋治療、預防與公共衛生的發展完善,對於是否鬆綁禁令的交鋒,在近年裡也仍在臺灣社會持續發生……

blank

10萬次的無套性行為 U=U 愛滋就是傳不出去!

不到就是傳不出去!這是近年來愛滋社群努力推廣的醫學實證。這個口號的背後,是相當嚴謹的研究歷程。從資料中,你可以發現U=U的研究涵蓋了異性和同性的性行為,總計超過10萬次的無套性行為,而在這些研究中,沒有任何一位陰性受試者被陽性伴侶傳染HIV。我們整理了四個關鍵研究的數據,一起深入了解這些研究中獲得的發現……

blank

從韓國到台灣 看見相似的愛滋生命經驗

與臺灣相似的愛滋故事,或許也正在其他國家上演,讓我們將目光聚焦韓國。誠引文中的故事,在臺灣常見的醫療歧視問題,像是「拒絕提供感染者治療、對感染者治療時進行過度防護、愛滋身分在醫療現場被曝光」等等,在韓國也是愛滋感染者有可能會經歷到的困境……

blank

聚焦菲律賓愛滋人權 從95-95-95願景看起

我們把目光聚焦菲律賓,根據菲律賓衛生部(DOH)所提供的「愛滋病毒和愛滋病監測報告」 指出,截至2024年12月菲律賓在聯合國愛滋規劃署所推動的願景95(95%的愛滋感染者知道自己的感染狀況)-95(95%的知情之感染者有接受治療)-95(95%接受治療的感染者能夠有效抑制病毒量) 上,達成的數據為63-67-40 。從這個數據中我們能了解,無論在前端的篩檢、到篩陽後進入治療……

blank

當「猥褻」成為枷鎖──台灣性產業勞動者所面對的刑法困境與改革可能

台灣現行刑法中,關於「猥褻」的相關罪名不僅帶有強烈道德性評價,更缺乏明確定義,造成情慾產業勞動者面臨性言論與性勞動自由的雙重壓迫。作者將結合法律實務經驗與法學解釋論觀點,說明刑法妨害風化罪章(第231、234、235條)如何影響不同類型的性工作者,包括實體店面工作者、性教育倡議者與網路創作者等,並提出性勞推的立場與改革方向……

blank

U=U日大彙整,從關鍵數據看見改變與未來!

從2023年起07月02日被定為一年一度的U=U日,與我們從「實證研究」、「臺灣U=U感染者比例」、「民眾U=U認知程度」與「醫事人員認知調查」,四個不同面向的關鍵數據,看見U=U在臺灣推廣的現況,並一思索未來我們仍能持續前進的方向……

blank

愛滋終究是酷兒的

李柏翰也藉由作品指出,身體不只是病毒的容器,更是抵抗與重構的現場,藥物參與了新的主體建構。儘管進入了 U=U(病毒量測不到即不具傳染力)的時代,感染者仍普遍遭遇排除與歧視,例如求職與醫療照護上的不平等待遇,甚至是老年感染者在長期照護系統中的制度性排斥……

blank
blank

#挺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