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政策

檢索

一起看見愛滋

有愛滋,我仍能活得精彩——(上)

「那天醫生走進我的病房,問我要不要做愛滋的篩檢,我就說好,想著那天頭痛時心裡的不安感,遲早得要面對的。」答應篩檢後的隔天,Alex的父母遠從南部驅車北上,照看住院的兒子。醫生下午巡視,便將他叫到走廊,避開他身邊的父母。

反思台灣愛滋蓄意傳染入罪化 世衛:愛滋病毒感染只是慢性病

同時若對照台灣其他傳染病防治法規,我們會發現其他經由血液及體液接觸傳染的傳染病,只有愛滋感染者必須特別訂立專門的規範與刑罰,但愛滋病毒並不是這些血液體液傳染疾病中最具有傳染力的。同時傳染病難以於科學證據上界定未遂犯的範圍與條件,因而未明定未遂犯的處罰。或許我們這裡可以說,法律中對於愛滋蓄意傳染未遂犯的處罰是一種對於愛滋疫情恐慌的副產物。

疫情下的領藥指南|愛滋指定藥局觀察日記 EP02

在指定藥局經營的過程裡,有哪些困難之處?有哪些是藥師們在默默堅持的原因?本集將繼續帶你了解指定藥局的經營故事,跟著兩位藥師一起思考,指定藥局在愛滋預防與照護上,還有可能扮演哪些重要的角色。

疫情下的領藥指南|愛滋指定藥局觀察日記 EP01

在疫情之下,愛滋感染者可以透過哪些管道領藥,能夠減少前往醫院的機會?愛滋指定藥局也許是一個更便利,領取抗病毒藥物的選擇。本集節目邀請到 台灣年輕藥師協會Taiwan Young Pharmacists’ Group 李懿軒 藥師 與 71恩典藥局 洪增陽 藥師,與大家一起聊聊這些年「愛滋指定藥局」推行的心路歷程,與在疫情之中提供服務的觀察。

知識能戰勝恐懼嗎?一起思考如何改變愛滋汙名|愛滋汙名觀察日記 EP02

上一集的觀察日記,我們談到了愛滋 #內化汙名 的議題,在歧視汙名調查中受訪者的故事,第二集的節目與我們繼續聽見更多在汙名下的愛滋故事。你覺得「知識能戰勝恐懼」嗎?在U=U測不到就是不會傳染新知出現後,台灣社會和恐懼愛滋告別,還有多遠的距離呢?跟著資深愛滋美少女春美與 愛滋權促會的奕頎,一起思考並開始屬於我們翻轉愛滋汙名的行動吧!

關於U=U, 我們仍須向前倡導與推廣的原因

那日我們跟黃醫師(Benny)聊到,關於當前愛滋條例第21條的規範,Benny認為21條,一直以來都有蠻大討論空間。關於U=U部分,從Benny的觀察中,也可以發現我們仍需要花更多的力氣與時間,讓更多的朋友開始熟悉U=U的新知,慢慢建立社會與社群對於U=U知識的信任。

回望2020|仍在困境中的愛滋感染者日常醫療

在2020年11月29日疾病管制署的世界愛滋日記者會上,由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宣布,台灣即將以90-92-95的成績,超越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提出的三個90註1目標,並有望在2030年前達到95-95-95的目標。在這些台灣愛滋防疫成績卓越的數字背後,與我們一起重新看見這些年來受愛滋病毒影響族群的生活究竟改變了多少,有哪些進步,又有哪些困境仍然存在。

blank

診療義務告知 說與不說之間

每當愛滋感染者之醫療告知義務議題站上浪頭,醫病對立的情緒總是不斷升溫,更因前陣子反同婚人士罔顧感染者權益不斷將愛滋視作箭靶,再再使感染者陷入更困難的處境之中。

當許多醫護/救護人員總是在問:「為何愛滋感染者就是不願意說?」,感染者多半會問:「為何醫護不能謹守醫院感染控制之標準流程執行醫療行為,即可達到預防疾病傳染的效果?」,而醫護/救護與愛滋感染者的苦能夠找到交集嗎?甚或是彼此相挺相助的更多可能性?

blank
blank

#挺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