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最新故事
在巴西與拉丁美洲,「travesti」並非單純的「跨性別女性」或「變裝者」。 這個在街頭誕生的女性化身份,多來自黑人、混血或貧困社群——她們在被排除於正式就業與家庭體系之外的現實中,透過性工作、化妝、命名與身體實踐,打造屬於自己的性別現實與生存文化……
美國愛滋大會 USCHA 2025 有一場引人深思的工作坊,由Long COVID Justice 的Gabriel San Emeterio主講。他把焦點放在「身心障礙正義(Disability Justice)」與愛滋照護的交會處,提醒我們:要把正義從口號化為流程,關鍵不是說得多漂亮,而是怎麼做。Gabriel 的出發點很直接:以受影響者為中心,尤其是最被影響、最容易被忽略的族群……
本文來自美國愛滋大會USCHA 2025 現場觀察,彙整The AIDS Institute倡議與政府事務經理Nick Armstrong的分享。本文聚焦高齡與愛滋交會處的倡議實務,特別關注如何在美國國會、州議會與行政部門的決策流程中,將社群經驗轉化為政策與預算上的具體改變,以及台灣有何可以借鏡……
在今年 USCHA 2025 的一場工作坊,Chicago House 提出一個有趣的照護模式:「在地安老(Aging in Place)」,先把人「安在家裡」,再把服務「放進家裡」。這套支持型住房模型(Supportive Housing Model)不是多蓋一棟樓,而是讓居住空間成為整合醫療、社福與同儕支持的樞紐;換句話說,先有穩定的居住與日常生活,再居住的場所結合照護服務……
本文來自美國愛滋大會USCHA 2025現場觀察,彙整自兩位美國實務工作者會議分享:美國加州舊金山的舊金山愛滋基金會(San Francisco AIDS Foundation, SFAF)高齡服務主任 Vince Crisostomo,以及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 HIV Care Directions 計畫主任 Erica TeKampe。兩位分別從都會型一站式整合與服務銜接的脈絡出發,提出在倡議、資源配置、服務模式與實務斷點上的共通觀察……
1994年的「澎湖學童」事件,在愛滋污名仍持續蔓延的時代裡,開始在社會中展開討論。一位10歲的澎湖學童,因車禍開刀並進行輸血,導致這位學童感染HIV。此事經媒體報導,雖未指名道姓,也未述及學童所就讀的學校,但因報導中點名了「10歲、車禍、輸血」的細節,案主仍很快速地被識別出來,並引發學童就讀學校其他家長的恐慌,進而透過民代施壓要求轉校……
透過與男同志網黃、酒店小姐及Gay Spa從業者的訪談與觀察,更清晰揭示台灣情慾產業中存在的不同藥愛情境與需求。本文希望藉由這些在地觀察,重新審視工作者與藥物使用之間的複雜關係……
過去愛滋衛教及防治觀念尚在發展階段,在考量愛滋傳播並未有良好得控制之下,先行將社會認定的愛滋高風險族群列入不得捐血對象。但隨著愛滋治療、預防與公共衛生的發展完善,對於是否鬆綁禁令的交鋒,在近年裡也仍在臺灣社會持續發生……
不到就是傳不出去!這是近年來愛滋社群努力推廣的醫學實證。這個口號的背後,是相當嚴謹的研究歷程。從資料中,你可以發現U=U的研究涵蓋了異性和同性的性行為,總計超過10萬次的無套性行為,而在這些研究中,沒有任何一位陰性受試者被陽性伴侶傳染HIV。我們整理了四個關鍵研究的數據,一起深入了解這些研究中獲得的發現……
最近更新
娛樂藥物使用者生命故事
彰化⼆林|作者:棠
看著沿途風景,愜意地在等紅綠燈時觀察著⾝旁的松樹,好似溫柔地⼤地媽媽輕撫著我的⼀陣風吹拂過來,我享受著,哼著歌,騎回家。我在客廳整理⼯作坊的筆記,邊整理邊期待明⽇的到來,心滿意足的安心入睡。此刻藥癮不曾叨擾……
2024 年 9 月 16 日
補瘋捉癮|第一章|平行時空
父親手術前一夜,我叮囑他吃完睡前的藥後,正準備休息,我則躺在陪病床上渴癮發作正在交友軟體上滑著,尋覓著那晚還沒找到玩伴的對象,眼前軟體上的一個人無疑觸發了我的好奇心……
2024 年 6 月 5 日
霜後餘生
在我努力停用安非他命後,原本以為自己的工作跟生活會平穩一些,但其實發現並沒有比較順遂。
2023 年 3 月 10 日
台九線,毒品?愛滋?狂飆驚悚公路電影紀實——下
深夜,逃亡開始,每個人都先灌了一瓶紅牛,回頭往花蓮走。阿宏右手握著方向盤左手拿著手機接風聯絡,阿吉把座位斜臥,開了窗點了根菸,說道:「這一趟衝出去就沒辦法回頭了喔,你們兩個小屁孩要跟嗎?」我跟阿國對望了一眼,沒說話,卻也想著,回頭?是要回去哪裡,走到哪只要原本的人生不會跟著我們就好。
2021 年 10 月 7 日

